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写作 > 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5-04-03 16:35:39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调查报告1

一、调查原因

自信心对每个人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处事上都有基石的支持作用。自信是成功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孟特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开朗、乐观等健康心理相联系,而缺乏自信心总是与自卑、被动、依赖、保守、怯懦、软弱、不求上进、忧郁等消极心理相联系。自信心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社会行为。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为此,我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像:初二年级学生150人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结果与分析

(1)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

数项

据目

指标

学习及各方面不如别的同学

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

在公众场合不敢表现自己

思考问题的方式消极悲观

评价自己“很差““不能干“

学生人数

70

36

122

63

36

百分率(%)

46.7

23.6

81.3

41.8

23.6

(2)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46.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别同学,这些学生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活动中有压迫感,从不愿甚至排斥集体生活;23.6%的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81.3%学生极少或从来不

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惧怕参加竞赛性活动特别怕人笑话;有41.8%的同学消极悲观造成不求上进、被动学习和压抑等健康的心理;而约有23.6%的学生结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干“等消极评价,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常常害怕、退缩、易放,而不能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倾向。

四、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强调学生应谦虚,应服从教师,子女听从父母,很少考虑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作为教师和家长很少去关心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而很少提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教育一直以来是在抓升学率,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和尊重,未能正确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等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忽视学生的努力和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学生除非成绩出众,否则难以得到赞扬。这样会造成某些成绩好的学生盲目自满,而更多的学生因在学习中成绩平平而受到批评,或被老师冷落,这样的结果造成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

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1)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优

秀的,只是还小。从而过份的纵容和溺爱,使养中处优的孩子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而且易产生优越感,受不了一点委屈。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过份依赖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

(2)过高期望或过于严厉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目标,使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会使孩

子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较高,当孩子一出现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挖苦、讽刺,甚至进行棍棒教育。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会怀疑自己和价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败、缺乏自信。

(3)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对家长来说激励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这样比

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己的依据,父母的否定与消极评价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己不如人“的消极观点。

五、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锻炼机会,培养自信心

在入学之前,学生的成绩平平或有偏科,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甚至有恐惧心理,我们应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过去的成绩,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迎头赶上的,当学生有所进步或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要由浅入深多设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争议去解决问题的难点,对有勇气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比较完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尽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研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爱和更多的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可以通过点头、微笑、夸奖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安慰、满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错误,我们要耐心进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们有适度的羞耻感,又不让他们与大家隔离开来。在教育时,应就事论事,不随意论断他的品性。当他做了好事后,应及时予以表扬,既消 ……此处隐藏24905个字……⑸1月26~27日 分析原因并讨论总结

⑹2月6日~2月11日 撰写结题报告

(一)数据统计

序号总人数调查问卷问题答案选项所选人数所占比例

200人

1)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a、67人 b、60人 c、73人

a、33.5% b、30% c、27.5%

2)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a、50人 b、89人 c、61人

a、25% b、44.5% c、30.5%

3)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

a、经常 b、没有看到 c、偶尔

a、91 b、20 c、89

a、45.5% b、10% c、44.5%

4)你有向别人宣传过环保意识吗?

a、有 b、没有 c、没必要

a、31 b、68 c、101

a、15.5% b、34% c、50.5%

5)你使用电池是否回收?

a、是 b、否

a、69人 b、131人

a、34.5 b、65.5

6)你吃的零食,你经常会丢到垃圾筒里吗?

a、经常 b、不会

a、101 b、69

a、50.5% b、49.5%

7)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a、120人 b、80人

a、60% b、40%

8)你买东西是否经常用塑料袋。

a、是 b、不是 c、偶尔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9)你是不是乱扔塑料袋。

a、是 b、不是

a、75人 b、125人

a、37.5% b、62.5%

10)你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吗?

a、知道 b、不知道

a、164人 b、36人

a、82% b、18%

11)你经常使用一次性饭盒吗?

a、是 b 、不是 c 、偶尔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二)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在这次调查中,我校同学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竟然有36.5%的同学认为讲不讲究都无所谓,这说明了这部分的同学存在一些习惯上没有讲究环保。

问题二:当问同学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可有44.5%的同学看到地上有乱丢的杂物也不会去捡起来。这又说明了他们根本不会以身作则去提倡环保。

问题三: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而这个问题在调查中,有45%的同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这一现象体现学生生活环境中没有人去提倡环保,反而是让学生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

问题四:有55.5%的同学买东西经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学是用了之后就乱扔,但有82%的同学知道,塑料袋对环境有影响,但就是不自觉处理好塑料袋。

问题五: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有60%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习惯,这反映了这些学生不讲究卫生,根本不理会什么是环保。

以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不容乐观,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在这里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定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我校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校规来严格管理。

普及并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现在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世纪的主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即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认识,对环境科学的掌握情况都有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是一家几代人的中心,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首先,普及并加强中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再通过他们对家庭的辐射作用,然后在社会上达到普及大众环保意识,这应该是一条途径。当今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已形成了高科技竞争的格局。环境科学领域的高科技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必定在竞争中失利。

所以,我呼吁我们全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们去掌握、去宣传学到的环保知识,并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样当学生们又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家里去,带到社会上去,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得到普及,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去保护环境,那将是我们国家,民族之大幸。

作为21世纪的我们,环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把自己投身于社会中,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

我相信,新一代的我们,一定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你的一个弯腰会让我们的祖国变的美丽,你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会让别人对你投来敬仰的眼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愿意去做,相信自己,不是多余的。

在未来的世界里,我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家园,努力吧!加油吧!

中学生调查报告15

一、中学生早恋的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社会早恋现象逐渐严重,中学生早恋投入不少注意力、精力、体力、对学习造成了影响。而且,中学生的恋爱观尚不成熟,不能够清晰深入的'认识"爱"的含义,常常因为对异性的好感误以为是一种爱,给他们带来了感情上的困扰,从而造成了心里的伤害。关于中学生早恋这一现象,已经受到了家长,老师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使中学生认识到早恋对学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的成长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二、中学生早恋的调查调查结果

我们通过网上搜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早恋对中学生自己所带来的影响。

1、影响学习: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体力,造成影响学习,而中学生阶段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需要“拼”的时期,不单单是中考、高考,而且,对其学习习惯,学习观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2、浪费金钱:谈朋友要消费,中学生没经济收入,加之消费观的不成熟,不理智。常常盲目消费,并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

3、对中学生成长不利:中学生应该广交善友,而非把情感交流仅仅限于“早恋”,这样对于个性发展,人脉结交不利。此外,中学生性格比较单纯,对爱情缺乏成熟,理智的认识,一旦发生问题很容易受到伤害,这样的话 对其成长更不利。

三、中学生早恋的调查报告后感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认识到中学生早恋是弊大于利。使我们明白中学阶段应该以学习为重,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