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
2、会念儿歌,理解词语:幸福、亲亲热热。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诗歌,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难点:理解词汇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全家照
活动过程
一、相互介绍"幸福的家"
1、提出问题
(1)这是谁家的照片?
(2)照片上有谁?
(3)一家人在一起感觉怎样?
2、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幸福
二、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2、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诗歌,可指着自己的全家福进行朗诵。
3、采用小组、个别,男、女还分组等多中形式朗诵
三、共同布置墙饰"幸福的家"
1、播放诗歌磁带,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全家照贴在墙饰中
2、附以诗歌图示。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照片和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以照片为媒介,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地学习兴趣。
幼儿园社会教案2一、游戏目的
1、了解鸡蛋易碎的特性
2、初步掌握一些保护易碎品的常识
二、游戏准备
1、向家长发放通知,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巴鸡蛋装饰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2、家长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用各自的'方式将鸡蛋小心翼翼地从家中带到幼儿园来,放在“安全”的地方。
三、游戏过程
1、在一整天的活动中,幼儿带着蛋宝宝游戏,可以请它们看自己吃饭,带着它们盥洗……保护蛋宝宝不被弄碎。
2、在下午活动中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小朋友用了哪些办法将鸡蛋宝宝安全地携带到幼儿园,并在活动中保护好他们不出危险。
幼儿园社会教案3【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2、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的作用
2、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三、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ppt课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对人们的作用
2、ppt课件: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没有了水,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1)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
(2)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
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马上关起来
四、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多喝开水。
2、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3、记住国家节水标志,以及世界爱水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首先从幼儿的体验入手,让幼儿在锻炼后饮水,感受口渴时喝水的舒适。让幼儿明白白开水才是最健康的饮料。激发幼儿主动饮水的意愿。活动后,大多数幼儿能主动饮水,个别幼儿不能断绝喝饮料,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具和时钟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引出话题
1、讨论:小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2、观看时间:知道时钟的.长针走2大格,就是10分钟。
二、下课10分钟该做什么
1、在下课10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须做好?(幼儿根据操作材料选择)
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总结:
(1)必须做,如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等。
(2)可选择做,如看图书、下棋、聊天、到操场上去转一圈等。
4、儿歌小结
三、模拟小学生下课活动
1、模拟下课,规定10分钟休息。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3、按上课铃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师检查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课间10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总结:课间10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这样的10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
幼儿园社会教案4活动目标
1、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2、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研究目标:
1、本课题以《纲要》精神为指导,通过构建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课程,探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引发幼儿参加跨班区域联动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同伴互助能力,提高幼儿的心理理论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为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通过参与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探索建构并有效实施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游戏课程的能力和现代化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努力打造一 ……此处隐藏8778个字……>材料:软硬不同的纸、剪刀、蜡笔等
玩法: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作为天气预报的底板,写有星期的卡片、表示天气的图案:如太阳、雨天、阴天、多云等。底板上有空当,用来插当天的日期卡和天气卡。
(3)春夏秋冬
材料:幼儿美术用书《春夏秋冬》
玩法:请幼儿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色,分别在作品上涂上相应的颜色、写上相应的文字。
(4)、接牌
材料:扑克牌若干(10以下的牌)
玩法:由一人任意出一张牌,其他幼儿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在一边,继续游戏,牌先出完者获胜。
(5)造高楼
材料: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等各种形状的纸盒子,剪刀、浆糊、双面胶若干。
玩法:请幼儿用各种纸盒造一幢高楼,教师指导幼儿把高楼造得又高又牢固。
2、墙饰
(1)、冬眠和夏眠的动物:将幼儿收集和绘画的冬眠的动物布置在主题墙上。如:刺猬、海参等。
(2)、春夏秋冬:将幼儿画的关于四个季节的画布置在墙面上。
(3)、可爱的企鹅:将幼儿自己制作手工作品企鹅展示的主题墙上。
(4)、我们去秋游:让幼儿将去秋游的过程画成画布置在墙面上。
(5)四季的花:让幼儿收集不同季节所开的花的图片,布置在主题墙上
3、资料收集:
收集冬眠的动物
四、家园共育:
抓住幼儿生活的小事,诱导幼儿观察大自然,帮助幼儿真切感受自然的神秘和科学家的伟大。
五、亲子活动:"天气预报"
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每天天气的不同变化,并坚持把每天的天气记录下来。
幼儿园社会教案14【活动目标】
1、再现日常生活情景,体验全家人围坐在锅边吃火锅的欢乐。
2、不断积累目测一部分接着往下数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模拟火锅一个,幼儿自制各种火锅食品,分类放在盘子内。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篮和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境
1、幼儿模拟围坐火锅边(人数不限,可随游戏逐步增加)。
2、了解规则:
(1)取放每一品种的数量可由游戏者事先确定。
(2)加菜时锅里同类品种不能超过10个。
(3)篮里的.菜必须投放到锅里表示烫熟后才能夹出放进碗里。
(4)必须从自己的篮子里取菜投入锅里,但夹菜时可选锅里的任何品种,不必区别是谁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识别各种火锅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篮里放三至四种菜。
2、轮流往火锅里加菜,品种和数量都可由幼儿自定,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三、开火
锅里的菜较满后,盖上锅盖,共同念一首儿歌模拟开火,儿歌念完,表示锅里的水烧开了。
四、吃菜
1、轮流用手做筷子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数一数各品种的菜吃了多少。
2、反复夹菜,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五、关火
1、盖上锅盖,每人数一数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与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种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锅的经验,可生成多种玩法:
玩法一:荤素搭配。幼儿先在锅里投放荤菜(每种菜的数量为10),然后开火、吃菜,用筷子将锅里的菜夹进自己的碗里,等荤菜都“吃”完后,再将素菜放入锅内,继续品尝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谱。幼儿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选择不同的菜肴进行“吃火锅”的游戏。
幼儿园社会教案15教学目标
1、使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2、增强幼儿自信心。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环境与材料
1、布置障碍走的游戏场地(平衡木、汽车轱辘、体操垫等)。
2、《健康.社会》
一次备课
1、歌表演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歌边表演小燕子飞翔的动作,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听故事
引导幼儿阅读画册《小燕子学飞翔》,说说图上表达了什么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提问:
小燕子一天天长大了,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小燕子是怎样回答妈妈的?
小燕子第一次试飞,它飞起来了吗?它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和朋友是怎样帮助和鼓励它的?
最后怎么样了?
3、回忆成功往事
请幼儿说说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的事。
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大胆地尝试,自信地说"我能行"。
4、游戏"我能行"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由出发点走到终点,再重新返回来,途中经过许多障碍。当回到出发点时轻轻地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游戏继续进行,看哪一组小朋友先完成。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4-5岁典型表现: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5-6岁典型表现: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此次活动通过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并通过活动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活动通过两个视频片段让幼儿体验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如何面对并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两个视频片段中,没有让幼儿回忆自己遇到困难的场景而是将故事情景抛向幼儿“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翅膀,你会怎么办?”“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吗?”,并通过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导幼儿如何面对困难,收获自信。通过用最灿烂的笑容和最宏亮的声音对着“魔镜”说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通过前面的铺垫,幼儿自由结伴开展魔法秀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通过一个欢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活动,让自信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成长为自信满满、阳光灿烂的自信宝贝。
在活动开展中,我也不禁在思考自己的活动设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与强化,但是真正的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更多应该落脚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取成功体验和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适时引导,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拥有阳光收获自信!
文档为doc格式